新疆青河县喀拉干德金矿详查
2025年10月中上旬,广袤的新疆大地,从东天山的哈密到西部的吐鲁番,从和静县的绵绵群山到青河县的无垠旷野,资环二院30多名职工奋战在各个项目施工现场,全力推进地质勘查与防灾项目,助推着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早在今年上半年,围绕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资环二院就开始对新疆地区科学部署,排兵布阵,班子成员密集带队赴新疆考察市场、调研项目,并相继在哈密、吐鲁番、和静、青河承揽了4个地质勘查与防灾项目。随着资环二院新疆项目部的成立,从各个分院抽调30余名技术骨干,由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司冬冬带队,踏上了西域“探宝”的漫漫征途。
“项目从8月份开始实施,经过15名职工加班加点奋战,目前已完成项目野外验收,转入室内资料综合整理阶段。”提起青河县喀拉干德金矿详查项目,矿产与环境分院院长吕乐乐说。作为今年资环二院在新疆承揽的大型地质技术服务项目,吕乐乐始终坐镇现场,从工作安排、技术指导到野外编录采样再到室内资料综合整理,他每天不辞辛苦奔波于各个项目作业点,推进项目高效实施。“我们技术人员,每天一大早就赶到项目区,开展野外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布设、编录和采样工作,晚上回到项目驻地,简单吃过晚餐,就又开始了内业资料的同步整理和综合研究工作,常常干到深夜一两点才休息,都希望能提交一处可供转采的中型矿山。”资环二院资源环境部主任张文博说。
新疆和静县亚曼萨依北铜多金属矿普查
为精准锁定矿化线索,和静县亚曼萨依北铜多金属矿普查项目组按照“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物探+化探+地表槽探揭露+深部钻探验证+岩矿测试+综合研究”的立体化技术路线开展工作,通过绘制的一张张矿体元素异常分布图对地表矿体范围进行圈定,在全新成矿理论和现代探矿技术的支撑下,实现“由表及里”的精准验证。面对普查区最高海拔达3700米、空气稀薄、气候恶劣的情况,何佳晨带领作业人员早起晚归,每天或攀爬陡峭的山崖,或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常常累得气喘吁吁。天气变化无常,现在是晴空万里,过一会儿就是乌云低沉,大雨唰唰,让大家无处躲藏。为获取精准的土壤与岩石样品,捕捉矿化体的“蛛丝马迹”,项目负责张志兴和技术负责周佑康每天手脚并用攀爬上山崖,匍匐在近40度陡坡上,用工具一点一点采集样本,还要将沉甸甸的样品背下山……
新疆吐鲁番市矿产资源调查项目
“我们承担的哈密市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试点项目,对提升当地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意义重大,我们将不断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为当地交出合格答卷。”项目负责人雷华友说。今年8月项目实施以来,雷华友带领作业人员奔波于伊吾县城北山和伊州区西山乡的2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与风险区调查,制定地质灾害双控管理制度体系,风险区的识别与划定,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工程治理、避险搬迁和综合整治的调查评价工作,为构建科学防控体系采集着第一手、最精准的数据,有效保护哈密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而在吐鲁番市的矿产资源调查项目区,作业人员陈亮亮、胡泽广同样在烈日下奔忙,系统开展着区域地质调查和矿点检查工作,力争在广袤的戈壁下探寻新的资源宝藏。
“我们所承担的4个项目,工期紧、任务重,要求我们必须争分夺秒、抢抓目前宝贵‘施工黄金期’,优质高效完成项目任务,为投身西部、服务自然资源,做标杆、树榜样。”司冬冬表示。
面对新疆地区有效施工窗口期短、自然环境艰苦等挑战,资环二院已将“目标期”视为“攻坚日”,环境恶劣,挡不住职工们前行的脚步;昼夜温差,冷却不了职工们工作的热情。同志们以帐篷、野营房为家,以图纸、岩芯为伴,将思乡之情转化为工作动力,用实干与奉献诠释着河南豫地人的责任与担当,在寂寥的戈壁上奏响了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铿锵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