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了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红色基因是我们植入血液中的“根” 和“ 魂”。传承红色基因,需要我们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断接续前进,接力前行。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始终坚信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革命战争时期,无数共产党人在残酷的斗争中,坚定了理想信念,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即使身处重重困难和绝境,也不忘党的教导,不忘人民的嘱托,甘于“舍小家为大家”,完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奇迹。提到“星火燎原”,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位伟大革命将领的英雄形象,他就是曾担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做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高级将领,彭雪枫坚持领导根据地军民同日伪军及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艰苦斗争。他曾参加红军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战斗,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四渡赤水,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他所指挥的部队屡为前锋,战绩卓著。部队大大小小的战斗,他无役不从,并且每次战斗都披坚执锐,身先士卒。1944年9月,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指挥作战时,彭雪枫不幸中弹,牺牲在了战斗最前线,时年37岁。
“十月枫叶漫山红”。我有幸跟随单位机关党支部开展 “学习先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的脚步,来到位于河南南阳镇平的“彭雪枫纪念馆”和桐柏“革命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跟随讲解员的引导,我认真学习了彭雪枫生平事迹,军事大记,感人事迹,认真参观了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张张史实照片。通过学习,我再一次学习和感受了彭雪枫将军的坚定信仰、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崇高风范。
“雪酿寒石苍皆白,枫竞霜后叶先红。”参观学习后,彭雪枫师长真诚,坦荡,自信,亲和,英勇顽强的英雄形象,生动的印刻在我的心中。投身革命20年,他为民赴汤,心系群众。为了战区人民群众能够吃饱穿暖,他亲自带领部将,帮助老百姓春忙秋种,打谷扬场。他创办了《拂晓报》,创立了拂晓剧团,将革命胜利的信心根种在每一个乡亲群众心中。他为人民群众办的一件件好事,永远印刻在鄂豫皖人民的心头。
由于战时保密工作需要,彭雪枫阵亡的消息在战役结束后4个月才发布。彭雪枫牺牲时,妻子林颖肚子里的孩子还没出生。冲锋在抗战第一线的彭雪枫,为了大家,牺牲了小家。在洪泽湖畔的半城大王庄,淮北各界16000余人参加了彭雪枫师长的追悼大会和安葬仪式。人们在祭桌上都放着一炉香、一碗水和一面镜子,颂扬彭雪枫为官清如水、明如镜。彭雪枫用生命和事迹,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给后代共产党人树起一座丰碑。
在彭雪枫纪念馆大厅,面对鲜红的党旗,我和其他党员同志们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词。面对鲜红的党旗,诵读着铮铮誓言,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必须要牢固树立坚如磐石、百折不挠的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的使命担当。 习总书记深刻指出:“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必须要前赴后继、英勇奋斗。而接过接力棒的我们,传承红色基因、红色精神的行动体现,就是自觉把责任担当体现到每一项职责、每一个岗位上。“树无根不活,人无根不立”,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风雨中如何摔打,我们当做一面屹立不倒的“红旗”, 将坚定信念牢牢种在思想的沃土,接续传承和播撒 “红色基因”的种子,为党的事业,我们的事业,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